期货开户配资 慕思股份: 股价破发, 业绩变脸, 回购难以救赎

发布日期:2024-09-16 18:36    点击次数:72

9月5日晚间,慕思股份(001323.SZ)发布公告称,拟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将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2亿元,不超过2.4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40元。

虽然回购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的积极信号,但是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却没有得到正向反馈。截至9月6日收盘,股价报收38.61元,下跌1.2%,总市值15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股价已跌破发行价38.93元,相较于历史最高价58.3元,跌幅逼近30%。钛媒体APP发现,在公司回购方案发布之前,其董事长已经提议回购,这背后的原因或与公司低迷的股价有关。毕竟,上市一年多来,公司股价呈现宽幅震荡趋势,近半年的时间处于破发状态。此外,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其重销售而轻研发,未来发展也不容乐观。

回购或因股价破发

据了解,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按回购金额上限2.4亿元、回购价格上限40元测算,回购股份数量为6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5%;按回购金额下限1.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40元测算,回购股份数量为3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5%。

若以公司今日收盘价38.61元来看,回购股份上限40元要比现价高出近1.4元。对此,钛媒体APP咨询相关行业人士,其表示股票回购往往被视为一种稳价措施,通常回购价格越高,稳定股价的意味越重。

实际上,8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炳坤先生《关于提议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股份的函》。王炳坤之所以发起这项提议,背后可能与公司股价长期破发有关。

2022年6月23日,公司登陆深交所主板发行价格为38.93元,前复权股价一度最高涨至58.3元,然而此后一直处于震荡状态,2023年3月以后更是持续下跌,最低一度降低至29.45元。截至9月6日,公司股价仍低于发行股价。

因此,王炳坤可能认为资本市场低估公司价值,选择回购股份。

此外,公司近期也抛出一系列稳定股价的措施。8月25日,慕思股份公告,公司部分经销商拟通过信托计划参与的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3500万元且不超过7000万元。

上市后业绩“变脸”

实际上,尽管大盘近年来震荡调整,但公司所属家具行业板块波动还算稳定。因此,公司股价长时间破发,更多还要从基本面上找原因。

资料显示,2004年公司在东莞成立,于2022年6月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健康睡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中高端床垫、床架、床品及其他产品。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52亿元、64.81亿元、58.13亿元、23.99亿元;同比增长15.29%、45.56%、-10.31%、-12.81%;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亿元、6.86亿元、7.09亿元、3.56亿元,同比增长61.06%、27.99%、3.27%、15.3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公司2020年、2021年的业绩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到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开始明显下滑,利润增长速度也在放缓。

然而,钛媒体APP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除了终端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导致渠道订单下滑之外,还与其取消与欧派家居的直销合作有关。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已经终止直供欧派家居苏斯品牌业务。

据了解,2019年9月,公司与欧派家居联合共创“慕思·苏斯”品牌,仅供欧派家居全渠道销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欧派家居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288.15万元、2.88亿元和2.4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3%、6.47%和8.65%。与此同时,欧派家居也是公司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第一大客户。公司在今年半年报中坦言,若剔除直供欧派家居业务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既然欧派家居是公司重要客户,那为何终止合作?之后对公司业绩影响有多大?针对上述问题,钛媒体APP致电慕思股份询问,公司回复称,与欧派家居不合作的为买赠业务,而OEM业务还在继续;因为买赠业务相当于买欧派的产品送慕思的产品,不利于提高公司品牌价值,并且这块业务与公司经销商也存在冲突,所以就终止合作;由于买赠业务占比较大,短期对公司业绩会有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影响可能不会很大。

重销售、轻研发,难撑高端局

公司主要聚焦于中、高端软床产品。事实上,在软床产品领域,公司的竞争对手众多,境外品牌包括丝涟、席梦思、舒达、泰普尔、SleepNumbe等,而境内品牌则包括顾家家居、梦百合、喜临门等。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销售推广费用上也毫不手软。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05亿元、15.96亿元、14.57亿元、5.8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82%、24.63%、25.06%、24.36%。也就是说,公司每年四分之一的收入都用来进行销售推广。而今年的半年报显示,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集中在广告费、工资及福利、业务推广费上。其中,广告费高达1.76亿元,业务推广费为9601.74万元,咨询及服务费4025.81万元。与销售费用高企相反的是,公司在研发创新上面的投入可谓是抠抠搜搜。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035.49万元、1.55亿元、1.58亿元、7405.3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3%、2.39%、2.72%和3.09%。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中,用于产品设计的费用仅有263.39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42.52万元直接减少68.74%。如此少的研发费用投入,或难以支撑起公司的高端愿景。(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智超)

本文源自:钛媒体期货开户配资